中新網吉林鎮賚10月5日電 (記者 郭佳 石洪宇)過去,吉林西部星羅棋布的泡塘無人問津,現在新興的螃蟹養殖卻讓它們炙手可熱,一時出現“一塘難尋”的局面。
鎮賚縣“嫩江大閘蟹”推介會!∨岁申 攝
發源于大興安嶺支脈的嫩江經吉林省鎮賚縣一路向東匯入松花江,隨著地勢起伏形成眾多江灣,徽商葛俊挑中一處搞起螃蟹養殖,三年來帶動當地數百戶農民靠螃蟹致富。
秋深菊黃蟹正肥。國慶節期間,葛俊與當地蟹農每天出貨幾千斤,忙得團團轉。他預計,今年公司螃蟹產量約50萬斤!敖衲昴戏匠掷m高溫造成螃蟹減產,螃蟹價格比往年高,而且供不應求!备鹂≌f。
三年前,葛俊因招商引資活動來鎮賚縣考察,當地大量的閑置水域讓他產生了養螃蟹的想法!拔依霞殷π樊a業比較發達,但每家養殖面積小得很,和這里沒法相提并論!
金秋時節,鎮賚縣螃蟹捕撈場景!∨岁申 攝
經過一番仔細考察,葛俊在嫩江邊上承包了一塊兩萬畝的水域,投下十萬蟹苗,高薪聘請北方技術員,并放下其他生意,從蟹苗培育到經營推廣全程參與,全情投入。
第一年,葛俊養殖螃蟹成功的消息在當地不脛而走,村民養蟹熱情高漲,過去無人問津的泡塘變得十分搶手!艾F在幾乎找不到無主的泡塘了,而且承包價格大幅上漲!备鹂≌f。
蟹農王凱今年的40畝水塘喜獲豐收。他提著酒來感謝老師葛俊。他向記者坦言,自己以前養蟹技術不過關,經營方式比較粗放,總是賺一年賠一年。
隨著居民生活和消費水平提升,螃蟹逐漸成為餐桌上的“?汀,其上市時間與中秋節、國慶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高度重合,搭乘節日經濟快車,螃蟹消費尤其火熱。
隨著螃蟹養殖戶驟增,鎮賚縣建立了吉黑蒙水產品交易市場,由葛俊運營管理。通過匯聚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地螃蟹資源,使養殖戶有更多市場話語權。
鹽堿地長出蘆葦,中科院在鎮賚縣利用螃蟹改良土壤初見成效。(資料圖) 郭佳 攝
鎮賚縣副縣長孫宏宇受訪時表示,近些年,在“兩山”理論的指導下,當地綠水青山逐漸變成金山銀山,螃蟹產業作為典型代表,已經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記者在鎮賚縣走訪看到,當地正在修建一條通往葛俊螃蟹產業基地的鄉間公路,而在公路兩側有著數不清的泡塘,轉運螃蟹的車輛頻繁往來。
“明年我的養殖面積會擴大十萬畝!备鹂√寡,從前自己并不了解東北的地大物博,來到這里才發現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