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百色3月17日電(黃元榮 謝永翠)近些天,岑王老山東南部的廣西凌云縣境內,山間草木籠罩在氤氳水汽中,一座座茶山上,新發的茶葉嫩芽鮮翠欲滴,增添了幾分亮色。3月15日,加尤鎮百隴村羅庚英、楊云花等茶農們早早來到茶園,以極快的“手速”采摘春天里的第一捧新芽,整個茶園里一派繁忙景象。
“這葉子長得不多,但是價格不錯,獨芽鮮葉能賣到一斤60元(人民幣,下同),這都是因為清明茶!”羅庚英說。作為種了20多年茶葉的茶農,她所說的清明茶,是指茶樹在清明前后發的芽。
每年清明前后,茶樹經歷了數九寒冬的休養和春風雨潤的滋養,吐露出了青綠的嫩芽,備受茶客們青睞的清明茶進入采摘季。由于清明茶上市早的優勢,每年清明期間,從廣東、云南、浙江等地到凌云選購茶葉的經銷商絡繹不絕,清明茶也源源不斷走出凌云大山,銷至全國各地。
據凌云縣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縣茶園總面積穩定在11.2萬畝,其中有機茶園面積2.3萬畝;全年干茶總產量0.78萬噸,同比增長11.15%,產值6.82億元,同比增長10%,均價43.55元/斤。
談到“早茶”的“早”時,凌云縣經濟作物發展中心副主任謝再騰說,自明朝開始,凌云縣民間飲茶已成習慣,并開始經營茶園,泗城鎮白馬村隴西屯漢族先祖在大石山叫周遭均的一片土坡上開辟了凌云歷史上的第一個茶園,距今已有800多年種茶史。
據統計,目前凌云縣已經接到2023年的干茶意向訂單約2000噸,其中清明茶(早茶、春茶)100噸,銀行和茶企簽訂春茶貸款授信協議20多個,授信金額2000多萬元;茶企和采購商意向簽訂茶葉銷售協議10多個,銷售金額超過2億元。
近幾年,凌云縣不少茶商積極打通各種銷售渠道,將綠茶、紅茶、白茶遠銷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等地。凌云茶產業發展還吸引不少人返鄉創業。2019年大學本科畢業的李東云曾在南寧工作,看好茶業商機的他2020年回到凌云縣,創辦了一家茶業有限公司,包下當地3000余畝茶園進行管護、加工、銷售,去年實現產值近3000萬元!白疃嗟臅r候,我們企業在村里雇了近100人!崩顤|云說,今年將繼續擴大茶葉生產規模,改造升級加工車間,主動與東南亞國家對接外貿事宜,努力爭取早日實現茶葉走出“國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