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安縣人民法院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介紹,該院從做好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四個方面,出臺了十七條具體措施,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精準的司法保障。
2022年至今,該院共受理涉民營企業案件2257 件,審、執結涉民營企業標的額9569.3 萬元,涉民營企業案件質效進一步提高,努力為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法治環境。
該院科學區劃把握立案、審判、執行三個環節,注重發揮訴訟服務中心訴訟指導、非訴引導、訴前調解、司法救助等職能,嚴厲打擊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持保護民營企業平等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加大民營企業作為申請人的生效裁判執行力度,突出司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正向職能作用。
其間,該院共審查民營企業立案2065 件,提供訴訟指導56 次,當場立案率98.6 %。實施司法救助10 件,救助金額35.2 萬元。辦理侵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刑事案件2件,審結涉民營企業民事案件1643 件,執結民營企業作為申請人案件137 件,執結到位標的額4864.5萬元,有效地保護了涉案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處理民營企業作為被告人、被告或者被執行人案件的過程中,該院準確認定經濟犯罪與刑事犯罪界限,盡量選擇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較小的財產進行保全,對有發展前景的被執行民營企業案件多做執行和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司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
其間,該院共對民營企業采取了強制執行措施75 次,執行到位標的額2665萬元,未有1起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在所執結民營企業作為被執行人的58 件案件中,通過協調工作以和解方式結案 28件,執行和解率高達14.6 %,在實現申請人勝訴權益的同時,保障了被執行民營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該院以探索工作機制創新為載體,不斷加強審判管理、信息化建設以及審判方式創新,著力做足做強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幾何”式成效。
該院通過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研究涉民營企業案件11 件,網上審查民營企業立案900 件,電子送達法律文書2000 件次,涉民營企業案件簡易程序、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高達74.24 %。
對涉訴民營企業因為客觀原因不能自行調查取證并提出書面申請的,該院依法調查收集相關證據和財產線索,全面提升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工作成效。
此外,該院還傳承發展“楓橋經驗”,著力構建涉民營企業糾紛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銜接貫通的多元化解機制,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積極發揮司法建議作用,努力消除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糾紛隱患。
該院公開民營企業糾紛庭審案件920 件,開展勞動合同法以及合同法的專題宣傳,引導民營企業遵紀守法,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幫助提升經營風險意識和防御風險能力。(劉棟)
(來源:中新網吉林)
(編輯: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