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冬捕經濟帶啟動暨查干湖第二十一屆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28日開幕,數萬名游客冒著嚴寒來到現場觀看“冰湖騰魚”。當天,寓意吉祥的“頭魚”(紅網)由一家企業以1699999元的高價拍下。
據介紹,單網出魚量在10萬斤左右的被稱為“紅網”,此次拍賣的“頭魚”,為一次“紅網”捕得的所有魚。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是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冬捕始于遼金時期,是中國目前唯一保留的蒙古族最原始的捕魚形式。2008年,這一捕魚形式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幕式現場,被冰雪覆蓋的湖面一望無邊,近一人高的“魚墻”寓意豐收。隨著一聲號角響起,“祭湖·醒網”儀式正式開始,族人們身穿傳統服飾,采集圣火、祭祀湖神、喚醒冬網……冰面上,高頭大馬拉動絞盤,冰下2000多米的漁網被緩緩拉出水面,一條條大魚隨之躍出,景象無比震撼。
松原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強介紹,本屆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將舉行冬捕嘉年華、冰上龍舟賽、冰上越野滑雪、冰雪冬令營、新電商直播節、東北民俗體驗等20余項“冬捕+”活動,整個冬捕季將持續2個月,松原市漁業產量可達400萬斤,預計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可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億元。
近年來,隨著吉林西部河湖連通、查干湖濕地保護與恢復等工程的實施,實現了查干湖與松花江、嫩江的水體轉換。在漁業生產上,當地堅持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實行捕撈定產定量、抓大放小,保障湖內生物鏈平衡。
當天,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白城市也都介紹了當地冬捕經濟帶啟動情況。近年來,吉林省充分發揮西部冰雪漁業資源優勢,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冰雪漁獵文化活動,不斷擴大冬捕活動的影響力,帶動冰雪旅游收入快速增長。(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博)